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個人賣車 車商賣車 登入
找車網首頁

開那輛車的駕駛開車技術都很差? 請鈑金廠透露易撞車款有哪些!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25/05/06
分享至  

想要平順駕駛,「習慣車輛尺寸」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根據車身形狀不同,駕駛的難易度也會有很大差異。當從「輕型車換成轎車」這種尺寸和形狀都不同的車輛時,「怕會撞到」的不安也會增加。

那麼,像是SUV、MPV等不同車身類型的車輛,是否會有「特別容易碰撞的地方」呢?這次,我們訪問了鈑金修理廠的老闆與員工,請他們分享「各車型需特別注意的重點」。

目次
●經典中的經典果然是…
●每個車型容易撞到的地方
●根據車型也有「少見的撞法」
●是否存在「特別容易撞到的車型」?

經典中的經典果然是…


©Monet/stock.adobe.com

首先回答我們問題的是一位在東京都內經營鈑金工廠的老闆。他過去曾處理過無數車型的鈑金噴漆,那他是否可以看出不同車型的損傷部位差異呢?

已在業界26年的鈑金工廠老闆表示:「還是MPV的左側滑門最常見吧。像Hiace這種廂型車也是一樣,很多駕駛無法掌握內輪差,很常撞到。這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過,算是經典中的經典。現在車輛前後都有感應器會嗶嗶叫,但側邊沒有,所以一不小心判斷錯誤還是會撞到。即使有裝了360度環景攝影機,但轉進狹窄道路時還是很少人會臨時打開來看。」

由上述可見在車身較長且駕駛座位於車頭前方位置的MPV、廂型車中,因內輪差而造成的側面擦撞仍層出不窮。因此從小型車換成MPV就需要特別注意轉彎時延後打方向盤的時機等細節。

每個車型容易撞到的地方


©snowing12/stock.adobe.com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覺得跟車型差異無關」。來自埼玉縣一家鈑金工廠從業9年的員工這麼說:「無論何種車型,最常撞到的還是前後保險桿跟側後視鏡。特別是保險桿角角,車感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碰到。另外,左側的前葉子板(包覆輪胎的部位)也很常撞到。不過在輕型車上比較少看到這種情形。因為普通乘用車的葉子板會明顯突出於車身,但輕型車大多車側線條比較平整,不會太突出。」

也就是說,不論車型「四個角落」和「側後視鏡」都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尤其在靠邊停車或停車時,左側前葉子板特別容易擦撞,因為葉子板通常會比其他部位更突出一些,需要多加小心。

特定車身形狀也會有「少見的撞法」


此外,也有「特定車型或車種才會發生的撞法」。另一位來自東京都的鈑金工廠員工分享:「沒有後方攝影機的商用廂型車或輕型箱型車,由於後方常被貨物擋住,後保險桿或尾門特別容易撞凹。」

確實常常能看到商用箱型車後保桿有擦撞痕跡,或後尾門有柱狀凹陷的情況。

另外,最近也開始見到另一種「少見事故」。

鈑金工廠員工分享:「像跑車這種低底盤車款,也有在停車場裡被隔壁車子倒車時碰撞到車側的情況。」

現在街道上MPV、SUV等高底盤車越來越多,當這些高底盤車從倒車時,旁邊如果停著低底盤車,就很容易進入死角範圍。

再加上低底盤車常因為要避免排氣管等刮地,不會完全停到止輪器位置,這也是造成碰撞的原因之一。

是否存在「特別容易撞到的車型」?


©metamorworks/stock.adobe.com

最後,是否真的有「特別容易撞的車型」呢?剛才的鈑金工廠老闆表示:「要說特定車型其實滿難的。像Prius各個部位我都修過(笑)。

如果是我自己個人的記憶來講應該是New Beetle吧,我修過的數量感覺異常多。或許是因為它車身形狀獨特,車輛感覺很難掌握吧。像是倒車撞到後保桿啦、會車時擦到葉子板啦,還有在狹小停車場刮到後葉子板的案例也不少。不只是前後距離感,連側面葉子板那個鼓起來的地方,都讓人很難判斷。」

也就是說「會撞到的駕駛,無論開哪台車都會撞到」,但也確實有少數「比較難掌握車感」的車型。

換新車時,建議請家人朋友站在車的四個角落,從駕駛座確認距離感,這樣可以幫助更快熟悉新車的車感。


原文出處:あの車に乗るのは運転下手が多い…?板金屋さんに直してきた車聞いたら「ぶつけやすい車・ボディタイプ」の傾向が見えてきた
想看更多:MOBY

分享至  
掃描QRCODE用手機看這頁
©2025 FindCar -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