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全國接連發生輪胎脫落事故。在長野,有輛車在行駛途中輪胎脫落,造成4人輕傷。據說原因可能是螺帽鎖得太緊或太鬆。正值換胎季節,更應該特別留意輪胎更換時的細節。
換胎時,使用規定的「鎖緊扭力」來鎖螺帽非常重要!最近日本各地頻繁發生輪胎脫落事故。一旦脫落的輪胎擊中路人,可能會造成重大事故。
那麼,該注意哪些地方才好呢?
2025年4月27日,長野縣長野市內某條縣道上,一輛正在行駛的普通乘用車後輪有2顆輪胎脫落,其中1顆輪胎撞上在鯛魚燒店排隊的人群。
這起事故造成包含兒童在內的4人被送醫治療,但所幸皆為輕傷。
該車隸屬於長野市內的一家汽車銷售公司,事發時由一名31歲男性員工駕駛。據了解兩顆後輪幾乎同時脫落,警方正在調查是否因保養不當導致事故。
事實上,類似的輪胎脫落事故在日本多地接連發生。像是在4月20日,北海道小樽市的道路上也發生了一起車輛左後輪脫落的事故。
雖然車體下部與地面接觸造成車輛部分損壞,但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
此外,脫落的輪胎螺帽全部脫落,駕駛表示「三天前自己把冬季胎換成夏季胎」。
更早之前,在2023年11月,北海道札幌市也發生過改裝輕型車輪胎脫落的事故,當時一名4歲女孩被飛出的輪胎擊中,至今仍未脫離重傷狀態。
像這樣的輪胎脫落事故,視當時狀況不同,可能會導致死傷,因此駕駛平時就應多加注意。
造成輪胎脫落的原因,包括螺帽沒有用正確的力道鎖緊、或螺絲與螺帽有鏽蝕卻未清潔,這些都屬於換胎時的作業疏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螺帽無論太鬆或太緊都會出問題,必須用規定的鎖緊扭力(轉動螺絲所需的力道)來固定。
因為螺帽太鬆會鬆脫,太緊則可能導致螺絲或螺帽損壞,最終造成輪胎脫落。
例如,Toyota Prius的標準與備用輪胎的鎖緊扭力皆為103N·m。每台車的鎖緊扭力都會記載於使用手冊中,所以若自行更換輪胎,務必使用扭力扳手,依照正確的力道鎖緊螺帽。
若手邊沒有扭力扳手,使用車上附的板手鎖螺帽時,最後鎖緊的力道以「用身體重量稍微壓一下」為準,千萬不要用腳踹板手或多次站上去加壓,這樣只會讓螺帽鎖得過緊。
另外,有些人在換胎時僅靠氣壓千斤頂撐住車體就進行作業,但這其實非常危險。若氣壓洩掉、車體掉落,很可能導致受傷,因此換胎時一定要使用「固定式千斤頂」將車身支撐穩固。
此外,換完胎之後也應檢查螺帽是否有鬆動,並進行日常與定期保養。
特別是「左後輪」,因為在轉彎時受力較大,加上道路設計為排水通常會向左傾斜,因此被認為是四輪中最容易脫落的部位。若行駛途中出現異音、車體傾斜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將車輛停在安全地點並請專業人員檢查。
如果輪胎真的脫落並造成他人傷亡,可能會構成《汽車駕駛處罰法》中的過失致死傷罪,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100萬元以下罰金。此外,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不得駕駛未妥善保養之車輛」的規定,也可能會處以3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5萬元以下罰金。
若事故是因改裝車輛導致的輪胎脫落,也有可能觸犯《道路交通工具運輸條例》。
原文出處:なぜタイヤが外れる? 全国で相次ぐ脱落事故の原因は? 重大事故を防ぐナットの正しい締め方とは
原文記者:元警察官はる
原文圖庫:https://kuruma-news.jp/photo/905013#photo1
想看更多:KURUMAのNEWS (https://kuruma-news.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