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智顯 圖/顧宗濤
- ●建議售價 199.8萬元
- ●續航里程 502km(WLTP)
- ●原廠保固 5年10萬公里
- ●討喜之處 運動氣息濃厚的內外扮相
- ●遺珠之憾 少了點引人入勝的操控樂趣
從「GTX」之名,不難看出Volkswagen原廠想要在電動車領域,帶來宛如Golf GTI等性能燃油車款般的熱血駕馭風潮,加上ID.4 GTX一身動感勁裝與最大輸出340hp/69.3kgm的前後雙馬達配置,確實在上路試駕之前就已經讓我們充滿期待……
蜂巢網格前氣壩與前保桿兩側的專屬LED定位燈,讓人一看就聯想到鼎鼎大名的Golf GTI。
其實我們先前已在媒體試駕活動中體驗過ID.5 GTX,不過當時在活動規劃的行程壓力下,較難好好深入感受其動力與底盤特性,此次自然不能放過駕駛ID.4 GTX回到熟悉北部山區道路一探究竟的大好機會。雖說車型略有不同,但無論ID.4或ID.5的GTX車型,都同樣採用最大輸出340hp/69.3kgm的前軸非同步、後軸同步式雙電動馬達配置,且因為兩車重量僅相差1公斤,0~100km/h加速成績也同為5.4秒,性能實力可說是並無二致。
在外觀上也是如此,無論是試駕車身披的GTX專屬君臨紅車色、來自Golf GTI等運動化車款的蜂巢格柵下氣壩、前保桿兩側追加的GTX專屬LED定位燈、前車門與車尾的GTX專屬銘牌、足下搭配21吋五輻旋風造型的Narvik鎗黑色輪圈等,同時ID.4所標配的車頂行李架亦與後視鏡、車頂等處同步採用亮黑色處理,在在營造出鮮明的運動車款形象。
新式純白平面化廠徽與下方黑色GTX字樣形成鮮明對比,也成為本車尾部的一大特徵。
標配兼顧低風阻係數與旋風動感造型的21吋Narvik鎗黑色輪圈,前門上也可看到GTX徽飾。
打開車門,延續品牌新世代風格的數位化極簡內裝首先給人耳目一新之感,GTX車型更採用純黑車室基調搭配多處紅色縫線與飾條,營造出不容錯認的跑格氛圍,其中黑色部分還運用皮質儀錶檯包覆、大面積黑色鋼琴烤漆飾板,以及座椅上的ArtVelours類麂皮等不同材質增添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中控檯上矗立的12.9吋觸控螢幕不僅可增添視覺科技感,內部整合的MIB4模組化資訊系統亦提供直覺化操作與多樣化功能,像是此次我們便發現在座椅設定介面下,駕駛人可透過駕駛座側的座椅控鍵直接調整副駕座椅,或是透過觸控螢幕一次將前排兩張座椅設定同步等,確實帶來不同於過往燃油車時代的使用體驗。
強調新世代印象的數位化極簡內裝加入眾多紅、黑元素點綴,營造出恰如其分的熱血座艙氛圍。
受惠於最新一代的APP550電動馬達,車系中採後軸單馬達設定的Pro S車型便具備286hp/55.6kgm最大輸出,0~100km/h加速可於6.7秒完成,而GTX車型在前軸非同步式馬達的助威下,最大輸出來到340hp/69.3kgm,零百加速更可一口氣縮短到5.4秒,同時全車系的WLTP續航里程都有500公里以上的表現,整體效能可說是十分出色。而在實際駕駛感受上,相對於Pro S較為溫和平順的動力反應,ID.4 GTX整體加速力道明顯來得更加飽滿帶勁,尤其是Sport運動模式下的電門踏板反應更是相當直接明快,展現純電車凌厲即時的輸出特性之餘,也確實給人與外觀匹配的熱血快感。
一體式椅背設計的跑車型座椅採ArtVelours類麂皮與皮質混搭,加上紅色縫線與立體GTX字樣更添質感。
GTX專屬觸控式多功能方向盤除了底端鑲有GTX銘牌之外,握把內側的火紅色縫線亦相當惹眼。
在底盤設定上,GTX搭載前車身降低15mm、後車身降低10mm的專屬運動化懸吊,在維持日常行車所需的初段舒適吸震表現之外,中後段明顯加強的阻尼韌性更可讓車身動態隨著車速提升更顯安穩,同步升級的Progressive Steering動態齒比轉向輔助系統則將輕盈靈敏的轉向手感進一步放大,降低超過2.2噸的車重在入彎時容易帶來的推頭傾向,搭配前小後大的馬達輸出配置,共同營造出中性受控且車尾略帶靈活的車身動態,面對大小彎道連綿不斷的北部山路依舊遊刃有餘,惟動能回收無法手動調整、整體煞車力道也偏弱,需要事先熟悉且提早煞車點,雖然少了點隨心所欲、操之在我的駕控信心與樂趣,不過整體動態表現在目前純電車中已屬水準之上。
整合MIB4多媒體系統的12.9吋觸控螢幕視覺效果出色,此外也導入控制副駕座椅與同步前排座椅設定等新奇功能。
同樣具備五種行車模式設定,想要充分發揮本車性能選擇Sport模式就對了!
試駕心得~
內外一致的熱血調性
作為品牌在國內純電市場的開路先鋒之一,ID.4 GTX確實從裡到外都給人目前純電車中少有的運動氛圍,加上飽滿動力與紮實操控,相信能夠滿足不少想要入主純電車嘗鮮、又不想放棄駕駛樂趣的熱血買家。
前後雙馬達不僅可帶來零百加速5.4秒的貼背推力,同時也構成循跡表現出色的四驅配置。
Volkswagen ID.4 GTX 規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