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個人賣車 車商賣車 登入
找車網首頁

全長5公尺超級「大型SUV/MPV」將在日本登場!? 來自美國的「日本車逆輸入」成為政府談判籌碼?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25/05/26
分享至  

近期,有部分報導指出,作為所謂「川普關稅」的緩解對策之一,日本政府正在考慮促進來自美國的「日本車逆輸入」。據說這是日美政府交涉中,日本提出用以換取美國讓步的策略之一。從政治談判的角度來看,這或許不無道理。

川普總統曾多次表示對「美國道路上滿是日本車,日本卻幾乎看不到美國車」感到不滿。對此,日本政府則認為,像 Jeep 等品牌在日本積極推廣、建立品牌形象後也獲得一定成功,問題不在於市場開放,而是產品力與品牌認知的差異。同時,日本自動車工業會也指出,早在1982年,日系車廠已在美國展開當地生產,積極進行零件在地採購,迄今每年美國生產日系車約320萬輛,提供11萬個直接就業機會,連帶影響人數達220萬人。這些數據說明日系車對美國市場的貢獻,並作為削減關稅的論據。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逆輸入」,其實和原本定義不同。一般的逆輸入,指的是「日本生產、出口海外,後來又被引進回日本」的車輛,例如:

  • 日前在中古車市場大受歡迎的 Toyota「FJ Cruiser」
  • 日本未上市的 Infiniti(無正式代理)

而「美國生產的日本車輸回日本販售」更嚴格來說應該是「海外生產車輛之日本市場導入」。代表性的例子還包括過去由美國製造、輸入日本的 Toyota「Cavalier」,但由於產品定位不符與文化差異,並未獲得成功。

將「美國生產的日本車」導入日本市場,其最大課題在於商品屬性的不同。美國市場以「Light Truck(輕型卡車)」為主,包括:

  • 全尺寸皮卡/SUV(如 Ford F150、Toyota Tundra)
  • 中型皮卡/SUV(如 Toyota Highlander、Mazda CX-70、Nissan Pathfinder)
  • 超大型MPV(如 Toyota Sienna、Honda Odyssey【美規】)
  • 大型SUV化的 Compact SUV(如 Toyota RAV4、Honda CR-V)

相比之下,日本街道狹窄、停車空間有限,對車輛尺寸的容忍度較低。全長5公尺以上的車輛在日本是明顯偏大的。但如果挑選如 RAV4 這類在日本本就有市場的 SUV,倒是有其可行性,甚至可考慮導入在美規市場升級過的版本,讓日本消費者有新鮮感與選擇彈性。

也有意見指出,若將視野擴大,也不排除:

  • Honda 引進 Acura(類似於 Lexus 對 Toyota)
  • Nissan 將 Infiniti 重新導入日本(或許以限量方式嘗試)

此外,如 Suzuki 從印度進口「Fronx」、Honda 從印度引進「WR-V」等案例也證明,若產品性價比高且符合市場需求,即使是非日本生產,依然能在日本市場站穩腳跟。

雖說從美國進口日系車有一定政治意義,但對日本國內的供應鏈來說卻是一大挑戰:

  • 原本強調「國內生產」的車廠需對零件廠與地方政府說明政策轉變
  • 若日本向美國增加採購,零件供應商可能需要在美國投資設廠,負擔初期成本與調整生產體制

這項「美國生產日本車返銷日本」的策略,雖然在政治層面可能有助於日美談判,尤其是在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下展現誠意。但從消費者角度、產品屬性、市場接受度與供應鏈影響來看,挑戰也不少。今後是否真的會出現如 Toyota「Grand Highlander」、Honda「Odyssey(美規)」這類超過5公尺的大型SUV或MPV在日本販售,值得我們持續關注。是否能打開新市場,抑或成為另一個「Cavalier」式的教訓,就看日本市場如何回應了。


原文出處:全長5m超え「大型SUV・ミニバン」発売なるか!? 「アメリカからの“日本車”逆輸入…」 日本政府が本気で後押し? 消費者・メーカーでの課題感とは
原文記者:桃田健史
原文圖庫:https://kuruma-news.jp/photo/909297
想看更多:KURUMAのNEWS (https://kuruma-news.)

分享至  
掃描QRCODE用手機看這頁
©2025 FindCar -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