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個人賣車 車商賣車 登入
找車網首頁

一位愛車人留下的追夢足跡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15/01/08
分享至  
岳山骨董車博物館巡禮暨宏明工業參訪--汽車是工業文明的記憶縮影,它保證了個人自由的可能。老車收藏家所收藏的不只是資產,還有對每個時代自由的想像。這裡沒有貧富階級,只有人與人透過機械傳達的熱情。一生與汽、機車結下不解之緣的台灣排氣管之父王岳山,在老車的世界中並不富有,相反地,他總是對夢想感到缺乏。於是,他不停追夢,並且愈走愈遠,直到所有人都跟不上他的腳步。如今,他休息了,留下了兩個夢想:宏明工業與骨董車博物館。一個夢,已茁壯;另一個夢,則尚待開花結果。這個單元一直以來所介紹的都是一部車,以及車子背後的故事,因為每一部經典車(不是經典車款),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對於台灣車壇傳奇人物王岳山先生而言,他所擁有的每部老車所訴說的,都只是他身上的一部份故事片段。要說完這篇關於人與車的故事,光講一部車,是無法窺其萬一的。
事實上,王先生收藏汽車的生涯,大約開始於30年前。相較於一些年紀較長的資深老車玩家而言,這樣的車齡或許不算特別長,但王先生與「車」的淵源,卻幾乎是一輩子的。從年輕時代開始,出身屏東的王先生便於故鄉從事五金事業,後於1975年在屏東市區創業,白手起家成立宏明機車材料有限公司。半生辛勞、為家庭奮鬥的他,其實早年便對老車充滿熱情,而公司轉型為宏明工業、承製機車大廠正廠零件、排氣管的事業經驗,更讓他十分瞭解車輛的基本構造原理。不過,一直到事業版圖穩定之後,王先生才開始收藏摩托車。從美國Harley-Davidson、德國BMW、英國BSA等品牌為起點,王岳山先生展開了他汽、機車收藏生涯的冒險之旅。你也許會想,收藏不就是給錢把車買回家裡那麼簡單,有何冒險可言?但你錯了,要收藏一部老車,從鎖定車型、瞭解車輛設計、歷史,到尋找車況健全的個別實車、交涉、運送,一直到後續整理、維修保養,甚至翻新或必要改裝等,每個環節都是大功課,而投入的時間、金錢、心力能否獲得等量成果,卻完全無法預料。一部車如此,那麼十部車呢?百部車又是該如何照料?這一切,都成為王岳山真實的逐夢之旅......

序章:胼手創立機車排氣管王國 收藏老車才是人生終極夢想
王岳山先生在創立宏明工業之後數十年不間斷的收藏車輛,驚人的數量使它的倉庫成為台灣版的「Jay Leno Garage」,但是以一個機車材料行起家,到後來只製造簡單的機車排氣管的廠商,是如何創造出如此龐大的事業版圖及雄厚資產,著實令人好奇。先前我們說到王岳山老先生最早的事業起源,但如此簡單的描述似乎無法充分解釋眼前價值無法估算的龐大骨董車群,通常一個在聽故事的人總是對富豪的奮鬥史感到好奇並且這樣的故事結構永遠讓人百聽不厭,白手興業的這位企業家靠什麼累積出如今如此雄厚的實力,所一手築起的宏明工業到底已達到何等規模,這些應當都是最能夠引我們入勝的題材。

經過創業初期的努力並且從挫折中不斷吸取經驗,王岳山先生所帶領的宏明工業從最早的少量手工生產,逐步發展成吃下國內三大機車品牌六~七成排氣管供應量的大廠。
從材料行做到排氣管最大家
就如同所有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奮鬥史一樣,普遍貧窮的時代背景最容易造就出不凡的人,從屏東鄉下外出賺錢的王岳山亦是如此。別以為他最早從事的就是與摩托車相關的工作,就業初期的王岳山做的是你意想不到的糖廠公務員工作,老實巴交的領著尚可養活一家老小的固定薪水,不過這一切到他接觸到摩托車工業以後便開始改觀。在輾轉轉換跑道至台灣山口摩托車任職並逐漸被拔擢到採購課長,累積相當經驗之後,王岳山於民國64年成立宏明機車材料行,正逢民國六十年代機車工業需求量大幅成長,這段台灣工業發展的蓬勃期便成為王岳山擴大其事業規模的契機。從最初只有一間小小廠房和一個車床開始,王岳山開始接單生產小零件,例如比雅久以及當時與日本大廠合作的百吉發的鎖座,但是創業過程並不順利,在面臨許多廠商倒帳的情況下王岳山只能咬牙苦撐,不斷累積人脈和業界知名度,直到1984年接下三陽機車、Yamaha的大單以後宏明工業才開始讓發展腳步漸形穩定;因為50c.c.級距車款是當時機車市場銷售的主流,Yamaha和三陽工業業績就靠著青春樂和達可達的熱賣成為龍頭,而宏明工業此時不但也跟著讓營業額倍增,同時也讓技術切入到更精密的機車零組件,也就是機車排氣管生產。到了1990年代初後,能夠吃下大訂單、能創造龐大產能並兼顧產品品質的宏明工業,更承接下當時相當年輕的光陽機車所委託的訂單,再加上與日本大廠簽屬技術合作而邁入半自動和自動化生產,從此站穩國內排氣管OEM大廠的地位,並逐步在海外設廠擴大產能。

二輪和四輪的夢想追逐
能夠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並且日進斗金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就是一生中最追求的最大夢想,然而對王岳山本人而言,賺錢就只是實現夢想的其中一個手段罷了,在事業逐漸穩定後,他有個畢生最大的志趣還有待實踐:那就是他年輕時夢寐以求的各式車款!其實在還沒創業之前,王岳山便已經開始收藏一些原木雕刻品、字畫以及汽機車,30、40年來隨著資產開始累積,每年更是積極透過朋友的介紹或者是自行委託代辦進口商運抵台灣,其中最具故事的當屬蔣宋美齡的Cadillac防彈車和前越南總統吳廷琰的W180世代S-Class。宏明工業現任總經理、也就是王岳山先生二子王秋明回憶:「我們總是不經意地三天兩頭便發現父親的收藏品多了很多東西」,累積得愈來愈龐大的骨董車數量讓王岳山不斷尋覓更大的場地存放這些寶貝,而換了大一點的倉庫,卻也讓他更馬不停蹄的加快收藏腳步,於是造就出今日汽機車收藏數目達到數百部的規模。在王岳山先生數年前辭世之後,兒子王宏及王秋明接任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對於父親生前千辛萬苦蒐集而來的各年代老車,也有意成立正式的博物館對外開放,但目前時機仍未成熟。他們期待岳山汽機車博物館能在該地區文化發展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當地整體文化觀光環境完整建立起來以後,或許這些經典車款就會正式出現在國人眼前。

圖說D=宏明工業在80年代晚期與日本Sakura簽訂技術合作指導契約,開始導入日式管理模式,因此進入全盛時期。
夢想家的純真年代
對筆者而言,王岳山這三個字代表的,不只是一位愛車人,更代表一整個他所屬於的世代。那個時代的台灣,一方面是貧困的,另一方面卻也是充滿留白的成功機會的。戰後的百廢待興,造就龐大卻尚未填滿的內需。王先生在當時選擇了勞動社會最需要的機車周邊產業,作為其開發的市場,因而建立了他的排氣管供應王國。也在同樣的時間歷程裡,他接觸了歐、美、日系的汽、機車品牌,以及他們的設計工藝之美。一切的不凡情節,卻如此自然而然,似是早已註定。


開頭便是驚嘆號
採訪當天,我們一走進宏明工業大門,便看到令人驚艷的怪傢伙。三輪設計、小巧的車身,加上模仿戰鬥機艙的上開式透明車頂門以及前後配置雙座......沒錯,車外後視鏡下方的德文字「Messerschmitt」和圓形廠徽證明了它的稀有身世,這的確是二戰德國戰鬥機名廠「梅塞施密特」所生產的KR200。車名為Kabinenroller的縮寫,德文意思是具備車艙的速克達。這部不簡單的小傢伙不只開啟了當天的驚奇,還讓我感覺到王岳山先生的幽默:「你們好,我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不會吧』!」

二戰德國戰鬥機名廠Messerschmitt所生產的KR200,車名為Kabinenroller的縮寫,德文意思是具備車艙的速克達。它伴隨德國人民渡過戰後經濟困境。

模仿戰鬥機艙的上開式透明車頂門,以及車外後視鏡下方的德文字「Messerschmitt」和圓形廠徽,說明了它源自飛機製造廠的稀有身世。
筆者興奮地向攝影大哥Peter細數這部戰後德國市民小車的種種特殊設計,此時,自辦公室走出來、和藹歡迎我們的大叔,竟就是王岳山先生的公子、宏明工業總經理王秋明先生。看出筆者和Peter哥都是愛車之人,王總經理便也熱絡地向我們介紹起公司大廳擺放的骨董汽、機車。一下子是1929年的BMW R11,一下子又是老偉士牌,甚至還有1907年份的REO Model G。據王總經理表示,這部REO即使放眼全球,都很難找到有如此完整度的實車。我,實在很難想像這只是前菜而已──到底那有著500部藏車量的博物館籌備處,是怎樣令人傻眼的壯觀?

來自美國的1907年份REO Model G。這部REO即使放眼全球,都很難找到有如此完整度的實車。
沉默的夢想者
前往籌備中的「岳山骨董車博物館」之前,我們從王總經理口中得知,王岳山先生的收藏嗜好,是從早年的傢俱骨董開始的,後來在朋友的介紹接觸下,才一頭栽進老車收藏的世界裡去。王秋明總經理與兄長──也就是宏明工業董事長王宏──兩人從小見證了父親對老車的熱情:「從前他都是默默自己在收藏,也沒讓家人知道,也沒問我們。一直到後來他常開老車載我們出去兜風時,我們才發現說,咦?怎麼每過一段時間車子就又變多?這才知道阿爸在收藏老車。」也許,王岳山先生是不想讓自己自私的夢想,成為家人的擔憂,才選擇讓逐夢的熱情如此沉默地燃燒下去吧?

刻意保留當年擁有此車的貨運公司招牌,更添古典氣息,彷彿回到了那個一切都慢步前行的老時光。

木製方向盤的角度,與今日的卡車方向盤相同,經過一個多世紀,仍然維持堅實的質感。
當我們一行人來到一座類似莊園的建築,將車輛駛進立體停車場時,不曾一窺堂奧的Peter哥和我兩人的表情,真的是用「瞠目結舌」來形容也不為過。成排的骨董老車,每一部都可以是玩車人眼中的經典,而且據王總經理表示,這裡每一部車都是維持在能夠發動在路上跑的狀態。從收藏陣容可以看出,王岳山先生似乎特別鍾情於美國車。對於經歷70~80年代經濟起飛的那一代人而言,美國汽車可以說是社會地位的象徵,而美國在當時對台灣的巨大影響力,也自然地強化了當時人們對美國品牌的崇拜。我想,撇開大美國主義不談,在那個充滿機會的時代,王岳山先生想必是用了他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另類的美國夢。

雖然是不起眼的視角,但能在這麼老的車上看到葉片彈簧和傳動鍊條,讓人更覺汽車工業的基本機械科技,自有其不變的演化邏輯。

王岳山先生特別鍾情於美國車,在那個充滿機會的創業時代,他以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另類的美國夢。
見證一位收藏家的熱情
面對這麼多稀世名駒,我發現我並不想特別去細數此處有哪些家珍,因為更讓我動容而渴望知道的,是一位老人家是如何、以及以怎樣的心情在照料這些四輪孩子的。看著那一字排開的M. Benz SL/S-Class,以及既古樸又奢華的「老汽車」Oldsmobile,我忍不住向王總經理問將起來。他向我表示,老董事長(王岳山先生)不只是收藏車輛,還把它們視為活生生的生命在照顧,每部車他都要弄到健健康康,能夠一觸即發、立即上路。為此,他投注許多時間,找了專業的人士組成維修團隊,有計畫性地對這些四輪老傢伙進行修復性的維修保養。

追隨一個執著的背影
聽著聽著,我才驚覺自己像是在追問一位我永遠無緣見上一面、與之對話的老前輩。追索這位老先生的身影,其實懷抱的是一份感傷。你可以想像王岳山先生把這些老車當成自己的小孩。也許,在無數夜闌人靜的時刻,他曾純真地邊擦拭著它們的金屬軀體,邊自問自答地和它們聊著自己的許多夢想......王先生原本計畫在2008年於故鄉屏東建立骨董車博物館,可惜最後仍來不及看到自己的樂園美夢成真。因為老董事長的健康開始衰退而轉調至此的維修主任告訴我,後來王岳山先生行動不像過去那樣方便,還曾請他用電動高爾夫球車載著他巡視大片的停車場。或許,感覺自己時間不多的他,是對著這些即將失去父親的孩子們一一道別吧?

王岳山先生的車輛收藏生涯,其實是從摩托車開始的,其所搜羅的品牌,函蓋了歐、美、日等大廠之重要經典。

一切的一切,就從這部機器終結了馬匹拖曳載具的時刻開始。內燃機汽車,徹底改變了世界,也造就了今日的世界。
暫停感傷,王總經理說希望帶我們去見一部非常特別的車子。當那細到不行的鋼絲輪圈/胎和木製的馬車式座椅、踏板映入眼簾的剎那,我瞬即驚嘆起來:「賓士一號!」(也就是世界第一部汽車「賓士專利汽車」Benz Patent Motorwagen)。王總經理告訴我們,此車是M.Benz慶祝百週年時,特別嚴格按照慕尼黑博物館藏的原型車復刻打造的。在我們的請求下,車博館的技師為我們實地發動了此車。由於必須以人力發動,因此技師費了一番功夫,終於將這部汽車始祖給喚醒。「噗~噗~噗~噗~」隨著第一具汽車內燃機的樸拙節拍,一股「重返一切的起點」的洶湧情緒,竟就這麼在胸臆間翻騰起來......

以齒輪作為力學傳動機構的基本單元,這樣的設計,至今仍定義著汽車的諸多構造。圖中所顯示的是發動車輛的人力旋盤機構。

這部1926 Buick Master Six Touring骨董車,曾參與電影《KANO》的演出,是王岳山先生花費不少心血使之復活的國寶級經典。
時間長廊的優雅迴響
王總經理坦承,自己並沒有像父親那麼瞭解老車,但為了堅守父親生前的夢想,他還是會和這裡的其他人盡力保持這些老車的現況,等一切籌劃妥善後,便開始車博館的初步營運。我冒昧地再次請求,希望能有一部老董事長最愛的骨董車實動起來,讓我們拍攝,就當作對他的老車收藏熱情的致敬。王總經理竟二話不說,便請技師將一部1926 Buick Master Six Touring給開了出來。若非親眼所見,你很難相信20年代的造車工藝設計是何等絕美,而且這裡頭還蘊含著車主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加以修復的努力。

車艙內的皮革座椅、黑色四幅方向盤,以及古樸實用的儀錶板,訴說著屬於純真年代的優雅神話。

仿木質古典輪圈與擋泥輪拱的曲線,頗具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風格,紀錄了戰間期西方的最後繁華。
去用一段文字描述這樣一部敞篷車,著實是不足形容於萬一的。你也許需要寫一首詩,或者,就這麼靜靜地欣賞它的存在。落落大方的車頭,將水箱護罩和圓形大燈的魅力完全地揭示。廠徽上頭的溫度計,將科學與美學的目的,做了最單純而圓熟的結合。仿木質古典輪圈與擋泥輪拱的曲線,和車身側面的筆直線條交織出剛與柔的奏鳴曲。左右側開式的引擎蓋底下,躺著一具質樸的4.2升直6引擎,它的移動聲響,宛如戀人的悠閒步履。車艙內,皮革座椅和典雅的黑色四幅方向盤,為一個屬於紳士淑女的純真年代留下了清晰的見證。每一處細節的美好,都是發自時間迴廊中,一位夢想者的熱情回音。

廠徽上頭的溫度計,十分巧妙地將科學與美學的用途,做了最單純而圓熟的結合。
期待:讓夢想馳騁
當攝影師按下最後一次快門時,我們這才發現,斜陽早已自窗外撒落一抹金黃,而時間的指針在這座機械神殿中,重又驚醒過來、恢復了跳動。揮別童話幻境的時候到了。這趟巡禮的最後一個儀式,便是讓維修主任用高爾夫球車載著我們,在這塊失去偉大祭司的聖地中進行繞場。一路上燈火有些昏暗,我們在車上沉默不語,只是虔敬且寧靜地,凝視著王岳山先生最後的凝視。

置於左右側開式的引擎蓋底下的,是一具質樸的4.2升直6引擎,在當時已是極具性能表現的動力規格了。
熱情繼續傳遞
在處處經典的三百多部摩托車、兩百多部汽車中穿梭時,你無法想像我們看到了哪些車。這些屬於夢幻的車輛帶著一貫的倦容,向造訪者預道晚安。我回想著王總經理說的話:「我們並不缺少靠這些車子營利的財富,我們想做的是完成一個未竟的夢想。」其實我並不確定這個夢想最後是否終能實現,但這句話,讓我對未能向王岳山先生親自致敬的感傷緬念,頓時釋懷不少。的確,以宏明工業目前的規模,在機車排氣管業界可說穩立翹楚之位,而這些車輛代表的意義並不是財富的象徵,卻是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及其繼承者對社會的一份文化責任。宏明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結合在地周邊的文化產業,來打造一個能夠將汽機車文化透過教育來傳遞給一般大眾的骨董車文化園區。如果,這個計畫能夠完成,希望這些車輛能夠不只是作為靜態展示,而是有機會配合主題活動來做動態的遊行,讓人們也能見識這些老傢伙動起來的迷人風采。當然,只是作為採訪者的我,其實沒有立場要求這些偉大的汽車文化看守者該如何做,但我相信,他們的任重道遠必定會為這些每個時代的經典名駒,找到最美好的道路,讓它們繼續馳騁。


分享至  
掃描QRCODE用手機看這頁
©2024 FindCar -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