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個人賣車 車商賣車 登入
找車網首頁

只要五招技巧,立即提升車輛操控反應,快速簡單達成效果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17/09/20
分享至  

文、圖/童國輔

很多人都以為想要提升底盤操控性能,都只能從換裝避震器開始,其實並不然,如果非熱血山路或賽道操駕一族的話,其實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套件,就能獲得相當有感的操控提升效果,在此筆者將由淺至深,傳授五招底盤強化技巧,讓大家可一一進行升級,無法滿足需求的話,再繼續向上升級即可。

第1招

更換防傾桿固定座

季節又到了適合出遊的夏季,不過由於台灣多山路,即使不是熱衷於山道駕駛樂趣的車主,也會經常遇到行駛山路的機會,許多日系原廠車,在山路上轉彎時,車身往往會出現明顯的側傾問題,如果是連續的彎路,左搖右晃的情況就會更嚴重,開起來不僅綁手綁腳,還會同時增加乘客暈車機會,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透過一些後天的底盤強化,來減少側傾問題,讓車開起來更穩,想要達成此目的並不困難。

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橫桿就是所謂的防傾桿,本身具備抑制側傾的能力,因此只要適度加粗防傾桿,強化其彈性,就可獲得良好的抑制側傾效果,但口徑不可加粗太多,很容易將車體鈑金拉裂。

要減少過彎側傾的問題,首先最初階的做法就是換裝強化橡膠材質的防傾桿固定橡皮,與強化李仔串,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這兩個東西都是用來控制車底防傾桿作動角度的零件,原則上可以選擇比原廠橡皮材質更硬的優力膠來更換,如此一來即使沿用原廠防傾桿,也可因為固定座與李仔串的硬度提高,而讓防傾桿的作用力變得更強,在過急彎時可以明顯感受到車底變得比較有Q度,側傾的程度也會有輕微的改善,花費大約2-3千元就可搞定。

且由於防傾桿的粗細並沒有改變,因此不會加重底盤固定座的負擔太多,不用擔心會拉裂車體結構,是筆者相當推薦的初階底盤強化做法。

透過更換硬度比較高的優利膠固定橡皮,與強化李仔串等,也能讓車輛轉彎時,傾斜度不會那麼大。(圖為Progi的產品套件)

 

前後防傾桿都設有固定座與李仔串,換裝過程相當簡單快速,大約一個小時就可搞定,之後開車轉彎時,可以發覺底盤多了一些韌性與Q度,不會一轉方向盤,車體就傾斜到底。

 
第二招:

換裝低扁平輪胎

以現今的交通工具來說,只要在地面上跑的都是以輪胎作為驅動的媒介,因此不管什麼車型、不論動力多大,都必須藉由輪胎來行駛,這是全車最為貼近地面的地方,輪胎的好壞不僅關係著抓地力表現,有時適度換裝較扁平的輪胎,也能獲得減少車身側傾的程度。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高性能的跑車,都會採用輪圈比較大,且胎壁比較扁平的輪胎呢?會這樣除了為了獲得比較運動化的外觀氣息外,也希望藉由胎壁比較扁平,胎寬比較寬的輪胎,來擁有更好的操控性能與抓地力表現,而這樣的方法也可沿用在一般房車上。輪胎是由充滿彈性的橡膠製成,胎壁愈高轉彎時就愈容易壓扁變形,車子開起來雖然舒適但也充滿不安定性,因此只要適度將輪胎提升一級,讓胎壁扁平一些,車子駕駛起來就會更加聽話,也可改善如同坐船般的飄浮感。

適度更換低扁平比的輪胎,對於車輛操控有絕對性的幫助,同時也能減少高速行駛的乘坐漂浮感。

一般來說,如果您愛車原廠配胎的扁平比若是205/55R16或215/50R17的話,建議可以降低一級來提升操控性能,也就是升級到215/45R17或225/40R18的輪胎,就能感受到明顯的操控提升效果,而這兩個尺寸都經過換算,不會影響原本的時速錶太多,加上是通用規格,輪胎價格也不至於增加太多。

 

更換大尺寸的胎圈,除了可增加視覺上的運動氣息外,對於減少車身側傾也有不少幫助。

許多高性能車出廠就配置大尺寸輪圈+底扁平比輪胎,就是為了同時擁有更好的操控性能與抓地力表現。

適度減輕胎圈的重量,讓輪胎轉得更輕鬆也有助於提升加速與操控反應。

第三招:

加粗防傾桿

防傾桿的材質為彈簧鋼製成,具有韌性,藉由U型固定座固定在車體上,同時藉由李仔串與下支臂或避震器相連接,除了本身具有韌性外,透過李仔串的關節可以活動,其主要功能在於限制避震器作動的行程,尤其在彎中,可有效將彎內輪的避震器下拉,同時抬高彎外輪的下支臂來減低車身側傾幅度,提高彎中循跡的穩定性,以及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原則上製造防傾桿的材質一定要是由彈簧鋼製成,才能具有彈性與韌性,不可用硬梆梆的鋼材或較軟的鋁合金材質來製造。

防傾桿的材質為彈簧鋼製成,具有韌性,如圖中所示,藉由U型固定座固定在車體上,同時藉由李仔串與下支臂或避震器相連接,除了本身具有韌性外,透過李仔串的關節可以活動,其主要功能在於限制避震器作動的行程。

而既然防傾桿是直接抑制側傾的汽車零件,適度加粗防傾桿,提高其剛性,就能讓車輛側傾的程度更少,這也是為何很多人都會改裝強化防傾桿的原因,不過如果沒有換裝改裝避震器的話,不建議過度加粗防傾桿。

因為太粗的防傾桿,會加重車體鎖點與鈑件的負擔,如果避震器沒有換的話,過彎時所有車體側傾的重量與重心都會加諸於防傾桿上,嚴重時會導致李仔串斷裂、車體鈑件拉裂,如果有換改裝避震器,則避震器會幫忙負擔重量,且側傾的角度也會比較小,防傾桿與車體所需承受的重量自然會比較輕微,就可使用粗一點的防傾桿。

 

在彎中,可有效將彎內輪的避震器下拉,同時抬高彎外輪的下支臂來減低車身側傾幅度,提高彎中循跡的穩定性,以及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直接用來抑制側傾的汽車零件。

適度加粗防傾桿,提高其剛性,就能讓車輛側傾的程度更少,不過如果沒有換裝改裝避震器的話,不建議過度加粗防傾桿,會加重車體鎖點與鈑件的負擔,嚴重時會導致李仔串斷裂、車體鈑件拉裂。

加粗防傾桿可以減輕車身過彎時的側傾,同時感受到明顯的車身穩定性,讓車上東西不會掉的亂七八糟。

第四招:

換裝短彈簧

避震器是用來支持車身重量,並緩和及吸收車身上下振動,藉此令使用者乘坐舒適,保護載貨,其中彈簧是用來提供彈力與舒適性,而用來消除彈簧反作用之波動頻率,則由減震桶負起全責。有些原廠彈簧為了追求乘坐舒適性,通常會採用彈性係數比較小的彈簧,乘坐起來就會偏軟,加上為了應付各種高低起伏的惡劣路面,彈簧長度也會比較長,因此車高也會比性能車高,綜合兩者特質,車子行駛起來就會比較容易搖晃,而出現暈車與操控不佳的問題。

多數短彈簧都會採用不同於黑色的顏色,來彰顯獨特的性能價值。

想要解決彈簧偏軟的問題,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更換短彈簧,這種產品通常採用專車專用設計,彈簧的長度會比原廠短,彈性係數也會硬一些,裝上車後可以降低不少車高,但不至於會低到影響行駛安全或進出地下停車場的便利性,加上彈性係數提高,也能獲得彈簧支撐力提高,過彎側傾變少、操控性能變好的改變。

而在使用短彈簧時,最好不要過度追求太硬的部品,且車高也不可降太低,最好能保有2指縫的輪拱間隙,如此一來才不會縮短減震筒的壽命,這是因為太硬或太短的彈簧,在伸縮作動時的速度會太快,減震筒不見得拉得住彈簧,加上沒有給減震筒足夠的作動行程,結論就是容易導致減震筒芯觸底而撞歪,且舒適性也會大打折扣,反而得不償失。

許多內行的玩家,都會選擇阻尼比較強一點的原廠型減震筒,搭配短彈簧來使用,就能兼具車高、操控、舒適與費用的多重優勢,如果不是經常跑山路的話,這樣搭配最理想。

 

 

更換彈性係數更高的短彈簧,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讓高速行駛時的飄浮感變輕微了,讓開車的人更有安全感。

第五招

換裝避震器

俗話說「一低遮三醜」,也正說明了大多數人在換裝避震器時的主要原因,那就是降低車高,不過在筆者的認知裡,換裝避震器除了要將車身降低外,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操控的提昇,雖說底盤的優劣決定於原廠懸吊型式的設計,不過攸關操控表現的關鍵卻取決於避震器!所以避震器可以說是整個底盤的靈魂,因此如果要大幅度的改變底盤特性與乘坐感的話,換一組改裝避震器是最終極的做法。

避震器的特性與阻尼軟硬,是直接決定汽車底盤反應的最關鍵性零件,想要讓愛車的開起來不再軟趴趴,最快速直接的做法就是更換一組改裝避震器。

一般的改裝避震器主要可分成軟硬可調或單複筒身的設計,前者要高階一點的改裝避震器才有,可針對不同車主的需求,調整避震器的軟硬效果,不過可別以為可以從像坐船般的軟度,調整到硬梆梆的效果,調整的幅度還是有其侷限性,而且避震器乘坐起來硬不硬,是取決再彈簧公斤數,而非減震筒上的軟硬調整,所以如果不想坐起來太硬的話,可以考慮以廠商提供的標準值再低一級來選購。

至於單複筒設計,如果希望能獲得比較好的舒適性與耐用度,建議可以選擇複筒式設計的避震器,所有的原廠避震器也都是複筒結構;如果希望操控表現能好一些的話,那就選擇單筒式結構,目前國產單筒式改裝避震器的調校,都已相當好坐,不過10年前那麼彈跳,因此如果坐車不想在暈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換組改裝避震器吧。換完後記得找代辦驗車變更車高,以後就不用擔心被警方刁難。

改裝避震器上的螺紋是用來調整車高之用,建議輪拱與輪胎上緣縫隙能保有2個手指寬,才不會遇到爛路或上下坡道時,摩擦到底盤而導致車輛受損。

改裝避震器最上方如果看得到一個旋鈕的話,代表這組避震器具有軟硬可調的功能,可因應不同車主的需求,自行調整阻尼軟硬程度,讓車開起來更符合自己的調性。

好的強化版避震器,可以讓愛車蹲好馬步,不會在激烈駕駛中,出現左搖右晃的情況。

 
分享至  
掃描QRCODE用手機看這頁
©2024 FindCar -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